blog
2025-08-20

“主理人”摆不脱贬义吗 市场自然筛选优质主理人

“主理人”摆不脱贬义吗 市场自然筛选优质主理人!市场自然会识别优质主理人,淘汰滥竽充数的主理人,为产业升级和服务优化留下空间。日前,一位主理人在上海CP静安商场的新店开业时吸引了大量顾客排队等候。然而,店铺在开业后被相关部门要求立即停业,且有顾客在当天晕倒。商场回应称,晕倒的顾客已被送医救治,另有顾客中暑。

“主理人”摆不脱贬义吗

新闻评论区里,一些网友冷嘲热讽,认为排队的人是“托”,晕倒和中暑都是表演。许多人对“主理人”这个身份表示质疑,认为这只是个体户的另一种说法。这种情绪反映了很多人对“主理人”这个词的反感。比如,卖肉夹馍的被称为低温慢煮伊比利亚黑猪五花肉香脆帕尼尼主理人,卖隆江猪脚饭的则被称为广东隆江料理豚足玉子丼饭主理人。人们通过调侃来揭示这种“伪精致”。

确实,有些产品价格虚高、质量一般,却用各种营销话术包装自己。这一波对主理人的解构,反映了消费者希望回归货真价实、名实相符的商业伦理。但“主理人”并不一定是贬义词。只要打出“主理人”的名号,并不意味着就应该被另眼相待。

“主理人”这种称号的出现,具有某种身份重估的意义。他们希望通过叙事重塑行业,提供个性化、有文化意蕴的产品,增加商品服务附加值,变成一个品牌。这种努力是否成功因人而异。主理人中既有故弄玄虚的,也有脚踏实地的;有一味营销包装的,也有发挥想象努力创新的。市场自然会筛选出优质主理人,淘汰那些滥竽充数者。

对主理人的挖苦讽刺隐含了一种偏见,似乎认为某些从业者不配有个精致的名字,更不该自我标榜、自我升格。这种偏见是错误的。普通人做小生意也可以有自己的格调和追求,可以主动表达自信和存在感。大多数人未必有机会进入大厂成为大品牌体系的一员,但却可以通过创意与勤奋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主理人”。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在市场上体面地生存。

因此,人们没必要本能地对主理人侧目而视。相反,应该相信市场和个体的创造力,让“主理人生态”自发地优胜劣汰,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可能,也为每一个从业者赋予更大的尊严。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0/48737010.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