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2

免密支付便捷正被不法利用 风险隐患频现

近日,话题“一定要关闭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关于免密支付功能相关的讨论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多名网友在网络上发文称,自己的电子设备在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后遭到盗刷,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无故出现多笔扣费,累计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免密支付是指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认证,直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旨在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然而,这一看似便捷的功能背后却隐藏着重重风险。对于部分不熟悉免密支付操作和风险的用户而言,使用这项功能可能在不经意间造成严重的钱财损失,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少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免密支付功能,随后被迫面临开通后乱收费的问题。发生的场景集中在电商平台、会员开通以及二手交易平台等。免密支付“围猎”的对象不乏儿童和老人,有未成年人在电商、游戏和直播平台中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免密支付,还有一些老人被平台推荐误触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被盗。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免密支付的投诉多达6.4万条。多位用户提到,不少平台的免密支付是“霸王条款”,不仅开通后很难取消,还有一些平台被质疑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让客户开通免密支付。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达10亿人的体量,免密支付渗透率较为稳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3年移动支付个人用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指出,免密支付在移动支付用户中接受度较广。如果免密支付存在风险,潜在受害者人数将难以估量。

事实上,早在2023年,公安部刑侦局就曾经建议广大公民直接关闭微信、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2/4874758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