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2

刑释人员再就业困局: “你坐过牢,我们不会用”

最近,有企业以2%的岗位名额向刑满释放人员敞开大门。这一举动引发的争议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社会对刑释群体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包容的期待,也有对风险的担忧。在社会秩序的框架里,刑满释放人员完成法律层面的改造后重归社会,本应是其开启新生活的起点。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回归之路,实则荆棘丛生。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数十万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但再就业率不足40%,近三成人因“前科标签”被直接拒之门外。他们之中,有人因求职碰壁重陷困境,有人因社会排斥再次越轨,这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歌,更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与安全隐患的累积。

刑释人员再就业困局: “你坐过牢,我们不会用”

他们有的已走出高墙数年、仍四处求职,却因犯罪记录被拒之门外,临时工作干不长,摆摊被驱赶,贷款遭拒批;有的在打各种临工生存,从快递到外卖,创业也因背景筛查梦碎,大企业的招聘政策虽带来一丝希望却仍忐忑不安;有的终于找到工作,却很快因派出所介入后被同事疏远,跑滴滴、送外卖受限,打零工也不稳定,最终只能回老家艰难维生。


虽已为罪过付出代价,他们却仍被“犯罪记录”的阴影笼罩,在就业的泥沼中奋力挣扎。


其中一位受访者称,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犯罪记录就是一道永远抹不去的疤。在监狱服刑时,看到很多再犯罪的犯人。十个人里可能有三四个是出狱后再进来的。刑满释放人员这个群体人数其实很大,我们不愿告诉别人,别人也不愿关注我们。现在更难了,经济不好,工作难找,大学生就业都困难,社会岗位不足,他们还是“白纸”,我们更没机会。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2/4874904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