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3

炸毁北溪的乌籍嫌犯被捕说明什么 真相或已不再重要

一名乌克兰籍男子在意大利被捕,德国宣布引渡并指控他参与2022年9月北溪管道爆炸。案件沉寂近三年突然提速,舆论瞬间被点燃。当嫌犯真正戴上手铐时,不禁让人怀疑:此刻的真相还重要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世界这三年来究竟在等待什么?

炸毁北溪的乌籍嫌犯被捕说明什么

爆炸发生的那个夜晚,海面火光冲天,管道压力骤降,欧洲天然气期货飙升。丹麦军方第一时间拍摄到直径数百米的气泡圈,瑞典地震台网记录到2.3级水下震动。所有数据都在说同一件事:这不是意外,而是精确操作。俄方立即要求成立国际调查组,但柏林、哥本哈根、奥斯陆先后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那一刻,“谁在掩盖什么”的疑问就已埋下种子。

炸毁北溪的乌籍嫌犯被捕说明什么 真相或已不再重要

随后的一年里,海面归于平静,媒体热度冷却,仿佛巨型钢铁管道从未存在。欧洲多国加速扩建液化天然气码头,美国船队源源不断驶入。能源版图被重新绘制,爆炸案却渐渐淡出公共议程。直到西摩·赫什发布万字长文,指认美国特种潜艇与挪威海军配合布设C4。细节之丰富,时间之精确,让人无法假装没读过。华盛顿照例否认,欧洲政客礼貌沉默,社交媒体掀起狂欢。质疑者嘲笑赫什“靠匿名信源”,支持者翻出冷战时期CIA破坏苏联管道的旧档案。真伪难辨的拉锯中,真正的物证继续躺在八十米深的海底,无人打捞。

炸毁北溪的乌籍嫌犯被捕说明什么 真相或已不再重要

三年过去,德国总检察长忽然签发逮捕令,意大利宪兵在罗马机场截住一名45岁乌克兰工程师。官方通报仅有一句话:他涉嫌“放置爆炸装置”。没有同伙,没有幕后链条,没有动机。媒体追问细节,检方以“侦查保密”为由不再张口。于是舆论转向最简单的逻辑:乌克兰人有炸管道的理由,因为俄乌正在交战。然而问题在于,北溪1号自2022年8月底便已停止输气,管道空空如也。炸毁一条已停用的管道,并不能削弱莫斯科的收入,反而让德国不得不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受益方与嫌疑人之间的错位,清晰可见。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3/4875105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