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4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今天(24日),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该大楼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在零碳建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

在青岛正式启用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共有23层办公区,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大楼的零碳方式与传统的屋顶加装光伏不同,东西南三面都采用了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相当于给大楼披上了一件“发电外套”,实现直接提供直流电,不仅可以就近使用,还可以有效避免直流电转换交流电所带来的损耗,为大楼提供25%左右的绿色能源,一年减少碳排放近500吨。

在大楼底部,还安装着“隐藏能源”,14块淘汰的汽车动力电池在这里继续发挥余热。电池每天进行一充一放,不仅可以将光伏玻璃幕墙产生的多余电量存储在其中,在深谷时段,电网内大量无法消耗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以每度0.22元的低价进行存储,供用电高峰期或雨天阴天使用,有效调整用电负荷。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总台央视记者杨子清:在我身旁的机柜里,对地下的隐藏能源进行了展示,里面布满了淘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便会实时对电池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热失控,挂钩便会自动脱扣,电池也会掉到正下方的水池中,与其他的动力电池形成隔绝,保证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实现100%绿电的自给自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数字化系统给整个零碳大楼带来了有效的支撑,通过多方案对比,将传统的变电站、配电站等五大站点合一,实现100%绿电的自给自足。

大楼内安装的近24000个微小传感器,有效替代室内的传统开关,实现人与大楼内灯光、空调、电梯等全自动交互。通过扫描人脸便可以实时感知员工需要去的楼层,并立刻安排最近的电梯对员工进行接驳;当员工来到办公区时,灯和空调会自动打开,离开后也会自动关闭,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绿电的消纳,我们大概每年能节约2500吨的碳排放。通过数字化大幅度降低了这个楼的投资成本,接近20%到30%,运营效率提高了30%,用能成本也节约了大概30%。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赵越超阶零碳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实现了100%绿电的自给自足,形成了零碳建筑新模式,利于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标准化集中管理也避免了电池分散处置的环境风险。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250824/48751701.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