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军人灵魂拷问:何时起士兵需效忠以色列?


独家抢先看
—— 从社交媒体调查到军事编制争议的深层博弈
一、社交媒体引发的忠诚危机
2025 年 8 月 26 日,美军中士乔纳森・埃斯特里奇的遭遇震动五角大楼:他因在 Instagram 发布 "反对以色列对加沙种族灭绝" 的言论,被军方以 "威胁国家安全" 启动调查。这位服役 8 年的老兵在面谈中质问:"我入伍时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何时新增了效忠以色列的条款?" 这一灵魂拷问揭开了美军内部对美以特殊关系的深刻裂痕。
1. 调查背后的制度困境
军方指控依据的是《反间谍法》第 793 条,但埃斯特里奇的律师指出,该条款从未用于因批评盟友而追责士兵。更耐人寻味的是,调查启动前三天,美国国务院刚宣布向以色列追加 12 亿美元军事援助,而同期削减了驻日美军 20% 的住房补贴。这种资源分配的反差,让士兵们质疑:"我们的牺牲究竟在保卫谁的利益?"
2. 军事编制的隐秘关联
事件发酵后,美国国防部 2025 年军力报告中的一项条款被曝光:以色列国防军部分部队被纳入美军编制,其士兵可凭服役记录直接申请美国绿卡。这意味着,当以色列士兵在加沙执行任务时,其行动可能被视为 "美军行动",而美国纳税人需承担相关军费。这种制度设计引发连锁反应 ——2024 年自焚抗议的空军士兵布什内尔,正是在发现这一秘密条款后精神崩溃。
二、从个体抗议到系统性矛盾
埃斯特里奇事件并非孤例。过去两年间,已有 17 名美军现役人员因类似言论被处分,包括 3 名因拒绝参与对以情报支持而退伍的军官。这些事件折射出美国对以政策的三重悖论。
1. 战略利益与道德困境的冲突
美国智库 "新美国安全中心" 的报告显示,以色列每年消耗美国 18% 的海外军事援助,但仅为美国创造 0.3% 的出口额。这种投入产出比失衡在基层部队尤为敏感:驻伊拉克士兵发现,他们使用的 M1A1 坦克炮弹中,30% 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生产,而该公司同时向沙特出售同类武器。"我们在为以色列军工复合体打仗"—— 这种认知正在腐蚀士兵的战斗意志。
2. 国内政治与国际义务的撕裂
当埃斯特里奇被调查时,特朗普正在俄亥俄州宣称 "以色列安全即美国安全",而民主党议员则联名要求审查对以援助的合法性。这种政治分裂在军方内部形成传导:陆军部长沃姆斯利私下承认,约 40% 的士兵对美以关系持负面看法,但公开表态必须与白宫保持一致。更微妙的是,五角大楼近期修改了《军人行为准则》,将 "支持盟友安全" 写入誓词,引发宪法学者对违宪的质疑。
三、军事伦理与制度设计的碰撞
这场忠诚危机的本质,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与士兵个体价值观的激烈冲突。
1. 军事编制的法律黑洞
根据美国国防部 2025 年军力报告第二章第十一条,以色列国防军 "戈兰尼旅" 等特种部队被纳入美军预备役体系,其成员可享受美军同等医疗和退役福利。这种设计源于 2018 年《美以军事整合法案》,但从未经国会正式授权。当埃斯特里奇的律师要求公开相关法律文件时,国防部以 "涉及国家安全" 拒绝,进一步激化矛盾。
2. 国际法层面的责任推诿
在加沙冲突中,美军承包商 UG Solutions 的 314 名退役士兵直接参与以军行动,却持旅游签证进入以色列。这种操作规避了《战争法》对交战国的约束,却让美军陷入道德泥潭:2024 年加沙医院空袭事件中,现场弹道分析显示混合使用美以两国弹药,但双方均拒绝承担责任。埃斯特里奇在调查中指出:"当我们的装备出现在屠杀现场,沉默即同谋。"
四、数据透视下的深层矛盾
军事援助对比:2025 年美国对以援助达 68 亿美元,而用于国内退伍军人医疗的预算仅增加 2%
士兵态度调查:皮尤研究中心 2025 年民调显示,58% 的现役军人认为 "美国对以政策损害自身利益",这一比例较 2020 年上升 37 个百分点
法律风险案例:自 2023 年以来,已有 7 起士兵因拒绝执行涉以任务提起诉讼,其中 4 起获得联邦法院支持
当埃斯特里奇的调查仍在进行时,五角大楼悄悄修改了《社交媒体使用指南》,新增 "禁止讨论美以关系" 条款。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反而让更多士兵通过匿名论坛发声:"如果效忠国家意味着为他国流血,我们的誓言还有何意义?" 这场由个体质疑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美国军事伦理的底层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