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9-01

冷不冷,就看七月初十:天灸日预示冬季寒暖

冷不冷,就看七月初十:天灸日预示冬季寒暖!农历七月初,正值夏秋交替之际。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后认为,七月初十是预测冬季寒暖的关键日子。民间流传着“冷不冷,就看七月初十”的说法,这并非迷信,而是对天气规律的一种总结。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七月初十能预测冬天的天气。在传统民俗中,这一天被称为“天灸日”或“驱寒节”。它处于初秋与中元节前夕的时间节点上,古人认为此时天地阳气渐收、阴气初生,气候由热转凉。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如同一个预警信号,反映了北方冷空气活动的早晚及其强度,影响会延续至整个冬季。

“天灸”原本是指在极阳之日通过艾灸祛除体内寒湿。而七月初十的“天灸”,则指大自然在这一天所做的标记:若晴朗干燥,意味着秋季冷高压强势,预示冬季寒潮频繁;若阴雨,则意味着暖湿气流活跃,冬季可能相对温暖。

冷不冷,就看七月初十:天灸日预示冬季寒暖

农谚对此也有描述:“七月初十日头笑,寒冬腊月雪不少。”如果七月初十阳光灿烂,说明冬季冷空气较强,降雪频率高,将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七月初十雨淋头,三九取暖靠抖擞。”若下雨,预示暖湿气流活跃,冬季气温可能偏高,但湿度大时体感温度较低。“初十见了晴,皮袄早备勤;初十见了雨,冬衣且慢理。”晴天需提前准备保暖衣物,雨天则可慢慢准备冬衣。

要判断2025年冬天是否特别冷,关键在于查看七月初十的天气实况。如果当天晴朗无雨,尤其是华北、黄淮等地区,根据农谚,2025-2026年的冬天可能气温偏低,需要提前防寒保暖。如果阴雨绵绵,预示今年冬季气温可能偏高,但气候特征可能是波动大,寒潮阶段性出现,体感温度因湿度大而更觉阴冷。

七月初十的这些俗语和谚语提醒我们,无论今冬是寒是暖,顺应自然规律、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今天不妨抬头看看天空,感受这份来自古老时光的天气预告,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好准备。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901/48779343.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